当前位置

重温乡情

  我其实每年也要十几次回乡下,但不知不觉间,我发现乡情渐渐淡薄了,人与人之间似乎有了陌生感,缺少了温馨与感动。但我昨天着实体现了一把似火乡情。

  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我怕,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怕“捉四爷”。我将摩托开到大山脚下离上山毛马路最近的人家。五个中老年人在一起拉家常,场面很和煦。妻说麻烦人家,我则洗了两个在路上买的桃子,准备上山时吃。五个人中有两三个站了起来,有人招呼我们,尤其是屋主人说摩托不锁也没关系,大撑不打也没关系,因为孙子在堆头读书,没有小孩子来,还劝我将车开到街沿上去。

  他们的热情感染了我,我连忙抓了五个桃子,要给每人一个,非常真诚,但每一个人都不要,说贵东西要我们带到山上去吃。我知道这不是贵东西,但即便是贵东西我也是诚心诚意,结果却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接。

  我打好大撑、锁好车,我们上山了。山上看“大风车”其实是魅力无穷,我们走走停停,拍点照、眺望眺望、对大铁柱比划比划、量一量,以及听点小鸟声,看点奇形怪状事,挖点格桑花、小兰花,尤其是摘了四五百片桐子树叶,吃点小零食,上山下山,一晃近四个小时过去了。再回到山下老人家屋前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其时一位老人端着饭碗正眼巴巴的眺望,看见我们下山了她很高兴,她的第一句话是:“你们怕是饿坏了”。我们确实饿,但毕竟多少带了点零食,也还支撑得下去,更何况车尾小箱里还有零食,但这些东西岂能当得了饭?老人说:“吃饭吧!”我与妻笑笑,看到老人真诚的微笑,我们只犹豫了三五秒钟,就毅然决然的进屋坐下吃了起来。

  菜不是很多,一碗新鲜藠头炒肉、一大碗盐菜汤。老人还要去炒干豆荚,被我们拒绝了。看着我们有点饥饿的样子,老人再没有夹过菜,劝她夹菜,她说已经夹足了。很明显,老人已经做足了准备,因为饭我们即使再加一人也吃不完,但她又怕我们不下来吃,因为我们没有提过要在老人家家里吃饭,所以干豆荚并没有炒。肯定是老人煮饭的时候发现我们还没有下山,于是就自然的为我们煮了饭、炒了菜。

  饭吃得虽然简朴但却十分温馨,尤其是我们吃饭时原来在一起的五个人中的一个老妈妈又来串门了。她们俩一起看我们吃完了饭,饭后我们又拉了半个多小时的家常。我们大略知道了老人的家史:老人姓宁,老伴已去世多年,两儿一女,大儿子当领导,家庭温馨和睦。老人其实很健谈,尤其是育儿心得。

  回来时两位老人拽着我们的手摇了又摇,不肯放手,车开出二三十米远老人们还在招手。经过一个门边,五人中的又一个妇女看着我们打招呼,那样子亲热极了,似乎我们就是那老人的子女,她的邻居,只是我们偶然回家探亲又要离家一样。

  我感受到了久违了的亲情,跟我与妻子双方的父母很象,但又不是父母,而是一种极深的邻里之情的情,这种情在我心中似乎已埋藏了十几年,差不多已忘记。

  我想,如果这种幸福之情随处可现,那么我们的幸福指数肯定会成几何倍数增长!我们的国家也就会变成浪漫而温馨的大家园!

  ——希望这不仅仅是梦!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中国玉竹之乡
  • 中国楹联文化县
  • 商贸之都
  • 代表委员风采
  • 邵东政务
  • 文明邵东
  • 图片邵东
  • 影像邵东
  • 邵东文艺
  • 天下邵东人
  • 学习园地
  • 新闻中心
  • 邵东风貌
  • 书记市长报道集
  • 邵东生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东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