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水稻亩产两百斤”说起

  前几天,我在初三上历史课,复习到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时,我问学生:“你们知道我们这里水稻亩产大概多少斤吗?”学生回答:“大概两百斤吧!”我哑然失笑。于是在班上做调查:请打过禾插过田的同学举手!结果,全班64个学生,只有3人举了手。农村孩子不了解农事、不会干农活,这似乎很难让人理解,但却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不仅仅是农活,就连一些最基本的家务劳动,农村孩子都不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溯源追本,这与我们的家庭教育脱不了干系。一是农村富裕了,农民“不差钱”了,他们自然不愿让子女受苦挨累。二是一些家长鄙视体力劳动,常拿体力劳动者作为反面材料教育孩子,长期耳濡目染,造成孩子是非观念缺失。三是孩子们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孩子的学习,家长宁愿自己多吃点苦,连孩子本来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如铺床、叠被、扫地等都全包了,更不会让孩子去干粗重的农活了。这种“爱”,其实是“害”!孩子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然而然就丧失了劳动的能力。未经历过“锄禾日当午”的艰辛,又怎能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如此的教育,如此的成长,国家的未来交给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我们能放心吗?

  看似简单的劳动问题,所折射出来的却是今天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大问题。如何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呢?首先,家庭、学校应对孩子积极引导,要让他们知道劳动的意义。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它能使人身体健壮,四肢敏捷,头脑灵活,意志坚强。习近平同志又做了进一步论述,“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第二,家长、教师应让孩子多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应该付诸实践,要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的情趣,感受劳动的美。第三,社会要形成崇尚劳动的风气。习近平同志说:“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如果全社会都能尊重劳动,都能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那么,“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才能根植于孩子们的灵魂。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中国玉竹之乡
  • 中国楹联文化县
  • 商贸之都
  • 代表委员风采
  • 邵东政务
  • 文明邵东
  • 图片邵东
  • 影像邵东
  • 邵东文艺
  • 天下邵东人
  • 学习园地
  • 新闻中心
  • 邵东风貌
  • 书记市长报道集
  • 邵东生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东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