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耳石岭上油茶香

  

灵官殿镇耳石岭村位于邵东最东南边,“一脚踏三阳(衡阳、祁阳、邵阳)”。这里平均海拔500多米,属高寒山区,山上与山下的温度相差3至5度。

 

  10月11日,记者慕名前往探访该村的油茶基地。在陡峭的山路上七弯八拐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一行人到达了耳石岭村村部,一下车,便感到寒气袭人。县宋家塘管理区管理委员会驻耳石岭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佘玉红、耳石岭村村支书罗秋元等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耳石岭村由顺兴村和石夫村合并而成,属于省级贫困村。全村有1540人,其中贫困户占100户316人。全村水田占地725亩,山地2350亩,旱土210亩。2015年3月,宋家塘管理区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帮扶后,工作队员深入调查,针对这里交通、用电用水等基础设施条件差的情况,想方设法,找项目争资金,帮助村里修通了双耳公路(双河口至耳石岭),使该村通往灵官殿的距离不仅缩短了几公里,而且全程水泥硬化路面;修起了光伏发电,到今年已经发电25000多度,为村里创收25000多元。不到三年时光,新的村部建好了,村里主干道的路灯也亮了,村饮水工程项目也动工了,……

  基础设施好了,怎么帮助耳石岭村脱贫致富,走持续发展的路子,扶贫工作组从进村后就做了许多探索。然而,由于村里主要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加上村子属于高寒山区,很多农作物不适合种植,有的好不容易找来的项目无法实施,有的项目实施了效果不理想,但扶贫工作组一直没有气馁。工作组队员们反复深入村里、农户中调研,多次找县农业局、县科协咨询,共同商讨种植品种问题。经过反复研究参观学习,最后确定,在该村发展油茶产业,给村民造出一座座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说干就干,2016年,县扶贫工作队多方筹集资金,又请来农业技术专家,在村里建起了一期300亩的油茶种植基地。当耳石岭的一座座荒山变成了梯田,当一棵棵小茶树苗在沙化土壤上蓬勃生长,村民们怀疑的眼神没有了,观望的情绪没有了,参与的干劲上来了。今年,扶贫工作队因势利导帮助村里成立了耳石岭村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鼓励村民以荒山闲田入股合作社分成,30余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不到半年,第二期460亩油茶基地完成种植。村里46户农民成为合作社股东,还有6名入园成为“农业工人”。贫困户罗庚新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以前,由于爱人身体不好,我不能外出务工,家庭收入少,经济困难,今年我在扶贫工作组和村里的帮助下,加入合作社,仅务工每年有1万元的收入,再加上家里种田和养殖的收入,我今年就可以脱贫了。”说起油茶种植带来的好处,罗庚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再过几年,我每年还可以分红,到时我也可以小富了。”

  在一处油茶山的山顶,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像万级银梯,依着山势,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而一座座层层梯田式的山坡上,栽满了油茶苗,刚开垦出来的土地也逐渐被点点新绿点缀,呈波浪式在山路两侧蜿蜒伸展……整个村子被一座座层层梯田式的山坡所包围。“怎么也没想到,过去遍地荆棘、满山野草,现成这里将变成一片梯田式油茶林,多亏了县宋家塘管理区扶贫工作队的同志们这几年的艰辛付出啊!”村书记罗秋元感慨地说。他告诉记者,这些梯田全是工作队安排挖机一丘丘挖出来的,施工期间,工作队员们每天都在现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实在了不起。

  “我们要利用这里的高海拔、无污染、纯生态打造耳石岭的油茶品牌,计划再扩大种植面积,达到油茶种植1000亩乃至2000亩。”扶贫工作组组长佘玉红充分信心地告诉记者:“等满山披绿,该村还会依托油茶林及良好的生态优势,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产业,让更多的人来旅游休闲,带动该村更多的老百姓致富奔小康。”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中国玉竹之乡
  • 中国楹联文化县
  • 商贸之都
  • 代表委员风采
  • 邵东政务
  • 文明邵东
  • 图片邵东
  • 影像邵东
  • 邵东文艺
  • 天下邵东人
  • 学习园地
  • 新闻中心
  • 邵东风貌
  • 书记市长报道集
  • 邵东生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东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