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新旗帜。乡村振兴的首要问题是产业兴旺,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着力解决好四个方面的实际问题。

  抓好顶层设计,解决方向不明的问题

  乡村产业振兴是一个大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抓好抓实,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重要作用,让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同时发力。中央及省市县乡村要多级联动,形成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的产业发展体系,针对不同地域区分政策、因势利导,分类推进、有序实施,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布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乡村产业兴旺划定了清晰的路线图。省委省政府正在出台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意见》,在全省层面指导各地根据各自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现状,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统筹做好产业规划布局,形成“一县一特、一乡一品”的整体布局。各市县也要深入乡村开展调查研究,认真了解各地气候、土壤、民族风俗、土地矿产自然资源等方面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方案。各乡镇、村(居)都要结合实际,围绕产业发展做好规划,共同搭建起“大园区、小庭院”、“大产业、小村落”等富有特色的产业布局。

  推进四化建设,解决效益不高的问题

  农业比较效益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农业与其他经济活动在投入产出、成本收益之间的相互比较,是体现农业生产利润率的相对高低、衡量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标准。当前,我国农业比较效益普遍较低。推进“四化建设”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有效途径。

  推进科技化建设,驱动产业提质。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处于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关键时期,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要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制定农业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培育一批研发投入大、技术水平高、综合效益好的农业创新型企业。以“星创天地”为载体,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科技特派员等成为农业创业创新的生力军。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创新。要着力集聚科教资源。推进政产学研用创紧密结合,加快各类研发机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引导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和人才向示范区集聚。要着力培训职业农民。加大培训投入,整合培训资源,增强培训能力,增强培训能力,创新培训机制,建设具有区域特点的农民培训基地,提升农民职业技能,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鼓励院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专业化教育,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引领产业优化。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农业质量变革的有效途径。要制定规划育好品牌。省委家毫书记指出,如果每个县都能形成一个或者多个高品质、有市场、能富民的产业或特色品牌,全省农业经济就能实现新的腾飞。每个地方都要有农产品品牌培育规划,每个优势产业集中打造1-2个主打品牌。要支持企业创好品牌。出台品牌发展奖励扶持政策,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在品牌建设中的突出地位,特别加大对省级龙头企业品牌培育力度,发挥好协会、企业、合作社和一般农户等各类主体在品牌创建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争创品牌。要整合资源用好品牌。抓好公用品牌创建,按照“一顶帽子大家戴”的路径,用好用活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建立品牌产业链多元利益联结机制。如邵东玉竹、隆回百合、邵阳县茶油均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区域内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经营主体,可以授权使用其品牌,放大品牌优势,加快形成竞争力强的特色品牌体系。

  推进规模化建设,补齐产业短板。小农户长期大量存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补齐小农户小规模经营短板,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答题。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关键。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思路,创新新型土地流转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乡、村、组为单位,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规划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支持力度,发挥其在规模经营中的引领作用。要加快龙头企业培育。重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公司+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建立和完善贸工农相联结的产业化体系,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共同体,提升规模化生产水平。

  推进特色化建设,激发产业活力。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要立足区域发展特色。特色农业之“根”是天赋,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各地的自然条件各不相同,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不能不切实际盲目模仿别人。如海南充分发挥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围绕“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的思路,大力发展热带现代特色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蓝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要立足传统发展特色。特色农业之“本”是传统,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种植、养殖或加工习惯,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形成。如陕西省定边县荞麦栽培有2000多年历史,其以粒大饱满、棱细皮薄、出粉率高、药用价值大等优势闻名,全县荞麦种植面积45万亩,总产3.6万吨,三分之二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定边被评为全国优质荞麦生产基地县,荞麦成为定边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要立足基地壮大特色产业。重点按照“一县一特”“一特一片”的发展思路,建设一批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如邵东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大力发展粮食、肉食和油料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及中药材、油茶、蔬菜、水果、花卉苗木、茶叶等六大特色产业,全县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30万亩,2018年将再新建1000亩以上农业特色产业基地10个以上。

  打造精品小镇,解决平台不强的问题

  加快特色精品小镇建设是三产融合的重要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通过特色精品小镇建设,持续推进一批乡村特色产业、文化旅游,加快一批特而强、精而美、活而新的精品小镇茁壮成长,真正做到三产整合,做强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平台。聚力特色产业建设精品小镇。要以特色产业为基础,走产业兴镇、产业富民、产业支撑发展的路子。如邵东县立足产业特色,着力将号称“南国药都”的廉桥镇建设成医药精品小镇,中药材市场经营户达1200余户;占地3平方公里、总投资60亿元的廉桥医药科技工业园,2018年将完成一期主体工程。着力将号称“五金之乡”的仙槎桥镇建成五金精品小镇,连续举办了两届五金机电国际博览会,重点实施五金产业发展“135 工程”,即打造产值过100亿元的五金工业园区,培育30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五金企业,手工具和家用五金全国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致力将黑田铺镇打造成“中国特色包装印刷产业小镇”,正在建设的印刷工业园规划占地3000亩,已建成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2家。依据流光岭、佘田桥等镇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着力将其打造成旅游精品小镇。聚力特色文化建设精品小镇。文化是特色精品小镇的“内核”,每个特色精品小镇都要有文化标识,给人留下难忘的文化印象。如安化县黄沙坪镇的“黑茶小镇”、开福区沙坪镇的“湘绣小镇”、花垣县边城镇的“边城小镇”、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的“花瑶小镇”等,不仅湖湘特色鲜明,而且文化魅力独特。堪称中国文化小镇地标的浙江乌镇,建设了历史文化街区,蜚声中外。聚力规划引领建设精品小镇。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做好小镇空间布局、项目谋划,让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做到“一镇一风格”。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制定符合本地精品小镇发展实际和特色的政策,以点带面,从源头上引导精品小镇健康发展。

  坚持多措并举,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

  想法设法抓统筹,坚持1+4模式,即坚持项目带动,推进回乡能人、农民、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投入,汇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一是坚持项目带动。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兴旺的有力抓手,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项目、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当前农口、扶贫领域有很多很好的政策与项目。比如省财政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支出,主要用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等项目。省政府已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促进产业兴旺的意见》,设立农业产业兴旺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重点支持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优做强做大,都是干货十足。二是引导能人回乡。各乡镇 、村(居)要打好乡情牌、感情牌,充分利用在外经商办企业的老板资源,引导其回乡投资兴业,推动城市资金和人才回流农村,反哺家乡建设。三是引导农民入股。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农民合作社和企业,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群众变股东”。四是引导金融投入。重点做好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的有效对接,健全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简化手续、扩大规模,推动“粮食贷”、“特色贷”、“救灾贷”等涉农金融产品落实,为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保障。五是鼓励社会投入。采用补贴、贴息、奖补、风险补偿等方式,鼓励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领域、发展农村新业态,支持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公益性项目建设运营,形成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作者系邵东县委常委 常务副县长)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中国玉竹之乡
  • 中国楹联文化县
  • 商贸之都
  • 代表委员风采
  • 邵东政务
  • 文明邵东
  • 图片邵东
  • 影像邵东
  • 邵东文艺
  • 天下邵东人
  • 学习园地
  • 新闻中心
  • 邵东风貌
  • 书记市长报道集
  • 邵东生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东网首页